马建华,生于1973年7月,彝族,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2月起在石棉县擦罗乡电管站(现擦罗供电所)工作至今,近30年坚守在供电一线,为广大彝汉群众带来光明和温暖。
“现在我们村里用上大彩电大冰箱啦,家里打包谷的机器也能转啦,生活越来越好,感谢国家电网,感谢供电所马所长为我们送来‘致富电’。”这是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村民对电力服务发自肺腑的心声。
村民口中的马所长,正是国网石棉县供电公司擦罗供电所所长、四川省人大代表马建华。
由于在彝乡电网服务方面的出色表现,近日,他被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表彰为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辛勤“织网”的电力先行官
擦罗供电所管辖供电的回隆、擦罗、栗子坪三个彝族乡,是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的区域,是石棉县彝族聚居的核心区域,供区位于中高山区,供电面积398平方公里,有用户2589户。
在工作之初,由于供电线路老化、山高路陡维护不便、线路布局不合理,还有部分村组是由地方小水电、小电网的弱连接供电,所以停电对于当地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而电力发展的不足也制约着彝乡的脱贫发展。
“电力是‘先行官’,彝乡要发展,首先要打通‘电力’这条路。”马建华暗暗下了决心,要尽快提升彝乡电网的供电能力。
他多次向公司汇报,申请农网改造项目支持;
在村组开展供电情况摸底调查,他足迹走遍辖区内各个地方;
集思广益,他带领同事因地制宜设计出符合山区实际的农网改造方案,创造条件推动项目实施;
按照方案有序推进小水电自供区接收……
一步一个脚印,在擦罗供电所工作的十多年,马建华带领全所员工在偏远的彝乡走上了供电服务创新发展的蜕变之路。
截至今年6月底,擦罗供电所供区范围已改造10千伏线路31千米、台区32个、低压线路41千米,供区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得到大幅提升,2000余户小水电自供区用户经过电网改造用上更安全、更优质的国网电。
“再也不会出现电饭锅煮不熟饭、打米磨面机器转不了,家用电器成摆设这类问题。”彝乡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华丽转变,村民们对马建华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信任的彝族阿哥
“不论家里用电出现什么问题,只要找他就对了!”这是当地村民对马建华的印象。
山区供电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马建华以身作则,带头开展24小时值班,带领员工跋山涉水定期对线路和用户开展安全排查。不论遇到什么问题,用户只需一个电话,问题总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
除了在故障、抢险等方面随叫随到,针对彝乡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存在安全用电、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马建华还积极组织供电所员工,走村串户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安全用电宣传,重点关注辖区内隐患突出的用户,定期排查,受到大家的广泛赞扬。
农网改造、青苗赔偿、通道清理等方面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马建华处理起来却如鱼得水。
由于会讲彝语,马建华对每一户客户开展耐心细致的服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村民打成一片,于是村民对这位身边长大,而且处处为他们着想的彝族阿哥都很敬重,对他的工作非常配合。
每当碰到农网改造、青苗赔偿、通道清理等方面的工作,马建华就同乡镇、村组干部一起与彝族村民沟通协调,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
“人心都是相通的,马所长为我们付出这么多,他的事我们大家也一定要支持。”村民们表示。
有彝族村民的广泛支持,长期以来,擦罗供电所各项工作在公司名列前茅,线损指标在石棉县供电公司始终保持排名第一,在供电服务方面一直保持着“零投诉”。
不忘初心的党员先锋
2017年12月28日晚,一辆行驶在擦罗供电辖区国道108线的重型载重货车冲下公路,将路边的500千伏九石一线256号铁塔撞击变形,造成塔杆倾斜,随时有倒塔的可能。
险情发生后,马建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配合处理险情。
拆除铁塔当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因线路跨越涉及10千伏孟获线配合抢修停电,将影响400户用户生活用电。在寒冷的天气下,如不及时恢复供电,村民的生产生活将严重受影响。
马建华顶着鹅毛大雪奔走在各村各户间,对彝族老乡进行告知和安抚,在抢险期间没有发生因停电造成的不稳定事件,圆满配合省电力公司完成了抢险任务。
危难之际,马建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同时,马建华还是新一届省人大代表,积极履行和发挥着代表的义务和作用。
今年参加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他积极建言献策,结合自己在彝乡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电网建设、农网改造、禁毒防艾等方面的发言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扬,由他领衔所提《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电力“一张网”建设,保障脱贫攻坚战略实现的建议》和《关于深化电能替代,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建议》受到了省人大、省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由他所提的《加强禁毒防艾工作的建议》被列为今年省人大重点督办建议。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架通党同人民群众连心桥当作责任、把建设更美好的彝乡当己任,马建华十多年如一日守护着彝乡供电,在偏远的、脱贫任务艰巨的彝乡,他就像一座璀璨的灯塔,为广大村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